职业打假人:为索赔买问题商品
职业打假人杨海团队人员在成都一超市发现问题洋啤酒。
在问题啤酒现有生产日期对应的位置,还有被处理过的生产日期。
两天“卧底”超市,专盯包装上生产日期分批买入疑似问题商品,索要十倍赔偿全程录像以获取“铁证”……一起看上去完美的职业打假在成都高新区一大型超市悄然发生
“一个包装,两个生产日期,明显是改过的嘛!”10月20日下午两点,在成都高新区汇川路的一家沃尔玛超市,杨海(化名)和朋友提着4桶啤酒和5瓶预调酒找到该超市负责人。这些酒是他们两天来在超市购买的,买它们不为喝,而是发现它们的生产日期标识可能有问题。杨海随即要求超市方支付十倍赔偿,总价达7000余元。
面对记者,杨海并不避讳自己的身份——“我就是职业打假人”。虽自称入行仅两年多,但杨海确有一套打假心得:一次性不能买得太多,不然对方不会卖;一定要全程录像,这是最有力的证据……
本月初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的新《食品安全法》(以下简称新《食安法》)正式实施。新法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保障力度,并提高了对制假售假的处罚力度,以及举报奖励机制。而受到高赔偿金吸引,像杨海这样的职业打假人,愈发活跃起来。对杨海们而言,这既是公益也是生意。
打假现场·娴熟而隐秘
介绍情况、带工作人员到货架检查,积极通知超市方负责人……整个过程,杨海轻车熟路,还“专业”地用手机全程录像。
逛超市专找隐蔽生产日期
10月19日中午,在路边一个餐馆简单吃过饭后,山东人杨海和搭档小刘没有午休,径直走进了成都高新区一大型超市。
没有拿推车,也没有提购物篮,他们迅即走到食品区,走向不同的货架。在一个货架前,小刘一手转过食品,眼睛锁定在背后的标签上,随后,他熟练地翻看包装底部或者顶部,对着生产日期左瞧瞧,右瞧瞧。最多三秒,手中的食品又被放回原处。